课件编号13499664

【大单元教学】湘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整体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章末大作业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8292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章末,教学设计,素养,核心
  • cover
八年地理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本章内容分析 本章涉及到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中国地理的基础是中国的自然地理,了解解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学习中国自然地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只有了解了我国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才能认识我国人文地理的特征,以及区域发展差异。我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具有复杂多样的基本特点。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决定了我国自然资源原的丰富多彩。从学习目标来看,对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既要了解其有利的一面,也要了解其不利的一面,这样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才会客 观和全面,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也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本章的第一节是对自然资源特征的了解,了解到我国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不均少。可再生不合理利用也可转化为不可再生,并通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和现阶段可再生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合理的治理措施。 本章教学设计理念 本章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要有资源节约,开发新资源的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章与前一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都是认识中国区域主要的一环,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才能合理进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活动,中国的自然资源对祖国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珍惜、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技开发新的资源,是祖国强大,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强有力武器。本单元设计的主题活动和课堂互动比赛游戏活动,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调查、反思等,意识到我国资源总量巨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也会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发展科技,寻找新的能源和资源替代。本章活动主题《我身边的自然资源》,通过调查,讨论、反思,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学生形成一种资源危机意识,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本章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 1.认识到不同区域资源不同。 2.能举例说明身边几种资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针对某一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综合思维能力 :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 :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特征。 地理实践力: 通过调查、反思发现身边的资源来源地、利用情况以及对不合理利用的措施。 四、学生分析 1.需求分析:本章依然是认识中国全貌的一部分,上一章了解了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是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两者是认识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图示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法宝,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 2.学情分析:学生对前面两章的学习认识了中国全貌的一部分,第二章有了中国自然环境的铺垫,结合本章对区域自然资源的了解,对于学生发展家乡经济思想上的认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有了一定的思维框架,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激情。 五、单元教学目标 (一)内容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