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500127

2.5-6 晶体、新材料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39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5-6,晶体,新材料,教学设计
  • cover
《晶体》、《新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两类,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 知道空间点阵假说,能根据固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非晶体的特点; 知道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一些应用; 知道什么是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认识到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晶体的微观结构。 教学难点: 晶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物理特性的微观解释。 教学方法: 阅读,练习,讲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情境引入: 观察食盐颗粒和松香的外形,它们的外形各有怎样的特征? 再用显微镜观察精盐和松香粉末的外形,两者有什么样的差 别吗? 食盐颗粒总是呈现立方体形,松香颗粒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新课教学: 晶体与非晶体 阅读教材,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1:固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问题2: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 问题3:晶体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区别? 问题:4: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哪种固体物质是晶体,哪种是非晶体? 【观察与思考】观察玻璃和云母片上石蜡熔化区域的形状 把石蜡薄薄地涂在薄玻璃片和单层云母片上,分别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玻璃片和云母片的背面。观察玻璃片和云母片石蜡熔化区域的形状。 石蜡熔化区域形状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各向异性:单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不仅导热性能不同,而且机械强度、导电性能和光的折射率等其他物理性质也不同,这类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非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叫作各向同性。多晶体一般情况下是各向同性的。 晶体的微观结构 【思考问题】为什么晶体的形状和物理性质会与非晶体不同? (1)18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布拉维提出空间点阵假说,认为晶体内部的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着。 (2)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利用X射线进行晶体衍射实验证实假说。 (3)1982年,人们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 【讨论与交流】如图所示是一个平面上晶体微粒排列的情况。请观察沿不同方向单位长度上微粒的数目是否相同,并思考引起晶体各向异性的原因。 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组成晶体空间点阵的粒子可以是离子、原子、分子等不同粒子; 液晶 阅读教材,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1:液晶是如何被发现的? 问题2:液晶有些什么特性? 问题3:液晶为什么可以用来做显示器或显示屏? 液晶:由固态向液态转化的中间态液体具有与晶体相似的性质,称为液态晶体,简称液晶。 液晶的特点: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各向异性。 四、新材料 1、半导体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导电性能可通过掺杂来控制。 应用举例: 2、纳米材料: 3、超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的复合材料。 练习: 1、(单选)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盐粒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2、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B) 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是非晶体,乙是多晶体,丙是单晶体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凡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