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02933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45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格式,教学设计,运动,兴起,21课,共产主义
  • cover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知识的连贯性我以革命历程为主线把本课设计分为四个部分:一、困境———工业时代的人文灾难;二、蓝图———改造世界的探索;三、道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四、检验———当代马克思主义;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个体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体会到理性的感情,则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理解其内容,掌握其意义;说出第一国际的建立与巴黎公社的实践活动。 2.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3. 学习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展出了72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其中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第一个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的原作者是谁,内容有哪些?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并回答:马克思,恩格斯 情境导入,能迅速地将学生的思绪带回课堂。 一、困境 ———工业时代的人文灾难 1.通过图片展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生活情况对比,总结出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展示图片,介绍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概况,引导学生明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阅读材料, 依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 结合材料,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蓝图 ———改造世界的探索 1.展示欧文等思想家的相关资料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出身、理论和手段分别有哪些共同之处?并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2.猜谜,视频展示,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友谊和政治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 阅读材料, 依据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采用猜谜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加深理解。 增进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批评继承而形成的。 二、《共产党宣言》 阅读史料和图片,总结《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作者、内容及意义。 时间:1848年;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等;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政党,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第一国际 学生自主学习: 1.概况: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主要活动: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四、巴黎公社 教师讲解巴黎公社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通过《国际歌》和巴黎公社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