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503757

5.2 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5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地球仪,经纬网,教案
  • cover
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仪的结构及作用,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掌握维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所、克服困能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杨利伟在太空中拍摄的录像,老师讲述;杨利伟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我们苦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展示地球仪。 二、教学新课 1.地球仪: 要求各小组观察地球仪,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然后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什么?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纬线定义后,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让学生用鼠标拖动名称(北极、南极、赤道、地轴、经线、纬线)到正确的位置上。 2.经线与纬线: 教师展示“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探究经线的问题。一组探究纬线问题,各小组发言人在讲台上用经纬网模型介绍本小组所获得的结论,师生共同明确问题的答案。 3.半球的划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1)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或是教师让一名学生在某一经线上确定一点延这一经线一个方向进行旅行会有什么奇迹发生?旅行线路图是什么形状?)(2)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W和160°E。 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首先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展示“高、中、低纬度分布图”,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拖动备选答案(高纬、低纬、中纬各两个)到图中正确的位置上,如拖动的位置错误,自动返回到远处。 5.经纬网: 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课件展示“班级座位表”,让学生明确如何用排,行确定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后给排、行填上相对应的排及行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教师利用此原理和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 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依次请位于一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分别请位于低中高纬度的同学站起来。 游戏后,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5.9度)发生了8.7级强地震,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谊,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截至2005年4月15日,我国内地民间援助印度洋灾区捐款累计达2.8亿元。请各学习小组查找地球仪,合作完成;找出此次地震的位置,读出印度洋海啸中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科伦坡、班达亚齐的经纬度。 小节: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当补充。 课后利用毛线、篮球,乒乓球、作物的秸秆制作经纬网模型,同桌利用自制的经纬网模型,一人报经纬度,一人指出其位置。 目标达成测评方法:通过每个板块后面的反馈练习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