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07266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4253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真题,三年,要点,背记,新课标,11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22年课标】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01 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2)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3)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知识点02、休养生息政策 1.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 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轻徭薄赋) 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知识点03、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继续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首先,十五税一改三十税一,其次慎用民力,服役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2.表现(治国效果):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 ★★秦亡汉兴的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名师点拨】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经济政策中的体现。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 A.社会政治清明 B.经济恢复发展 C.中央集权加强 D.农民负担沉重 【答案】B 【详解】由材料“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这反映了汉初经济的凋敝,由材料“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可知,这反映了汉朝经济得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社会政治清明、中央集权加强、农民负担沉重与题干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2022年3月,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项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此事表明( ) A.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 C.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 D.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考古成果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否定了元代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的观点”表明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B项正确;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不能作为历史证据和 历史文献记载的都不是真实的这三个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3.(2022·广东·中考真题)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帝王也参与“斗虎”“格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 A.崇尚勇武 B.含蓄内敛 C.悠然清闲 D.宁静纯朴 【答案】A 【详解】“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斗虎”“格熊”等体现出汉代尚武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