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未总结与问题研究 预习自查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供给服务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社会属性 ④有限性 ⑤人口数量 ⑥危害人类健康 [学思心得] _____ _____ _____ 自学参考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自然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 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如下图所示: 2.应对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1)“开源”的具体举措: ①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②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③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2)“节流”的具体举措: 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环境问题的解题思路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 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 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境 污染 地形封闭,大气稳定,水域封闭,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等矿物能源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重工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 生态 破坏 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严重,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多大风,地表物质松散(荒漠化);植被稀少 土地利用不合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资源 短缺 资源储量小,时空分布不均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3.分析环境问题的后果与危害 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问题时要准确、全面。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分析问题时两方面都要分析,不能遗漏。 4.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 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身净化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 破坏 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 短缺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问题探究 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 阅读教材教材P18页资料一:什么是生态足迹 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 说明生态足迹大小与资源消耗量的关系。 问题2 生态足迹大小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阅读教材教材P19页资料二:全球生态足迹 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 描述全球生态足迹的变化特点?指出全球生态足迹超出地球的承载力的年代。 问题2 生活方式选择对未来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 [执行任务] 一、计算个人生态足迹: 制订减小个人生态足迹的行动方案: 目标检测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某绿色生态度假村水资源利用示意图。 材料二 低碳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环顾当今世界,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