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11031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四上6.5《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6785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路程、时间与速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 路程、时间与速度 单元 六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是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由以往第一学段的画图情境应用题的数学模型过度到现在第二阶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这种数学模型以后将会经常应用到文字应用题中。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教材是按猜一猜--比一比--认一认--说一说的顺序安排的。通过学习,学会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出示图片:谁跑得快?跑得快是指什么? 2、教师谈话: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在这老师要问跑得快是指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 学生观看图片。 观看图片,引出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20分钟) 1、课件出示:猜一猜,谁走得最快?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1)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它们用了同样的时间,松鼠走得远。2)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他们走了相同的路,小兔用的时间少。2、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伴说一说。教师总结:可以算一算小兔和小松鼠1分各自能走多少米?小兔每分走:240÷3=80(米)松鼠每分走:280÷4=70(米)小兔走得快。看 一 看。说一说,填一填。速度=( )÷( )算一算,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教师总结: 松鼠:280÷4=70(千米/分)猴子: 240÷4=60(米/分) 小兔:280÷3=80(千米/分) 80米/分>70米/分>60米/分小兔子跑得最快, 小猴子跑的最慢。 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6、试一试:1)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时间= 。2)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 路程= 。 3)哪个商店的黄豆便宜 提示:可以比比1千克黄豆的价格……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7、总结:想一想,填一填。 单价=( )÷( )数量=( )÷( )总价=( )×( ) 1、指名说一说。2、指名说一说。3、学生认真看一看,完成填空。4、小组合作完成。5、指名说一说。6、学生独立完成。7、师生共同填空。 1、通过看图,初步感知题意。2、通过说一说,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3、通过看一看,了解时间、速度、路程的概念和他们的关系。4、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会速度的计算,同事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5、通过说一说,感知不同事物的速度不同,速度单位也不同。6、通过独立完成,总结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7、通过填空,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10分钟) 1、填 一 填 。 一辆汽车的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每小时行驶80千米/时”是指汽车的( ),“2小时”是指汽车行驶的( ),求“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就是求汽车两小时共行驶的(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1、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2千米/分。“12千米/分”表示这架飞机一共飞行12千米。 ( ) 2、总价÷数量=单价。 ( ) 3、飞机飞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