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11219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30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 cover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居民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用具: 城市乡村图片。 七、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保护它们。故本节的重点是“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里包含了很多活动部分,活动题材多样。 聚落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想法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居住在农村,有的人居住在城市,请同学们说说农村与城市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与学生交流辅助。 1、聚落的两种形态 【引导】阅读课本P60-P61并观察以下图片: 【幻灯片】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片。思考: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分析】聚落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场所。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提问】请几位同学说说你到过哪个城市,它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而乡村呢? 【幻灯片】城乡对比图,思考: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完成下表: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交通特点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生产活动 城市 乡村 【引导】城市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然而城市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你听到看到的,说说城市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承转】聚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发展的。读课本P62页图,思考: ①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②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④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小结】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聚落的的要素 (1)气候温暖湿润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3)水源充足 (4)自然资源丰富 (5)交通便利 【承转】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读课本P63页图,思考: 1、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为什么? 2、看P63图,想一想,东南亚民居有什么特色?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