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11512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课件(共26张PPT+素材)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7次 大小:38811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素材,PPT+,26张,课件,庭中有奇树
    (课件网) 新课导入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论,经过上节课的了解,大家已经对《古诗十九首》和《庭中有奇树》有了一定的感知,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更加深入地探究这首诗歌。 庭中有奇树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3、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大致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它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 写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关于它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创作于东汉末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听读诗歌 注意字音、节奏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wèi xīn 大意: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疏通诗意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繁盛 同“花” 佳美珍贵的树 攀引枝条 给予,馈赠 大意: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充满 送达 历时很久 香气 赏析诗歌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与后四句描绘了两幅图画。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 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呢?怎么分?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奇树”说明了树的不一般,“发华滋”道出树的花枝繁茂,有如此美妙的树却无人一同欣赏,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油然而生。独自摘下美丽的花朵,想送给心上人却不知该往哪送,更显出了主人公的孤寂之情。作者用几个字,便反衬了主人公寂寞悲凉的心境,勾画出一幅孤寂折花图。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1、前两句是环境描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景? 2、这这四句诗有什么妙处?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七、八句是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 这四句诗有何妙处?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 “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