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 教材:走进音乐世界第七册第五课 课题:《送别》 教材分析: 《送别》是电影《城南旧事》中的插曲,也曾经是电影《怒潮》的插曲。是音乐家李叔同(弘一大师)引用美国作曲家J.P.奥特威作曲的《梦见家与母亲》的旋律改编而成,它表达的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告别之歌)。 这首歌曲曲调清新而略带哀愁,中速、深情,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了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句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2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别绪。 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两年的音乐课学习,在歌唱、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情感体验方面还略显幼稚。这个年龄段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体验旋律进行的美感,用优美、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感受歌曲的节拍,准确的用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来表现歌曲 在学习歌曲中感知乐句行进方向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意境,并用适当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 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的异同 教学过程: 导入 方案一:听老师配乐诗朗诵《送别》,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歌曲所表达的是什么意境(老师在朗诵的同时ppt播放送别的图片) 方案二:直接欣赏《城南旧事》剪辑配《送别》这首歌的视频,引导孩子们说说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这首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 新课教学 介绍歌曲背景:李叔同大师年轻时到日本留学,听到了由日本人引用美国作曲家J.P.奥特威作曲的《梦见家与母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歌曲后,觉得曲调特别的美,也给这首曲子创作了歌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送别》(这里放着《送别》作为背景音乐),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遍 初听歌曲 听老师范唱,听听歌曲是几拍子 复听,请轻轻地随着节拍边拍边动起来,开动脑筋想想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再听,听老师唱旋律a(边听边跟老师打着手号感受旋律线),然后找出和旋律a相同及相似的乐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曲式结构。然后老师进行小结歌曲的曲式结构为:A B A (a+a1)(b+a1) (a+a1) 学唱歌曲 指导学生唱a句,然后再听辩a1句开头跟a句的异同,再指导学生唱a1句。 旋律接龙,学生唱a句,其他老师唱;反过来学生唱a1句,其他老师唱。然后师生一起完整的唱整首旋律(边唱边用收感受每一句的旋律线) (四)唱歌词 1、指导学生用高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熟读后跟琴轻轻地唱起来 2、指出唱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加强 3、有感情完整的演唱 三、拓展 介绍这首歌曾经被电影《城南旧事》作为主要插曲多次出现,简介《城南旧事》,下面请同学们边欣赏电影剪辑,一边听歌曲 升华 通过电影视频剪辑,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这首的意境,下面请想象一下爸爸、妈妈或者你的好朋友就要远行了,你到机场或者车站送别,请用你觉得最合适的歌声,有表情的完整演绎这首歌曲,并编创合适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欣赏五年级哥哥姐姐创作的《送别》,请你课后有兴趣的话也进行歌词创作 五、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