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书法教案(第8课) 教学版块(课题) 小篆的结构(二) 课时 4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篆书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语言应用:学习和了解中国篆书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掌握小篆上密下疏、均衡对称的特点,学习例字的写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临摹,逐步学会规范地写好基本笔画和范字。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感受篆书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内容 讲解小篆上密下疏、均衡对称的特点,学习例字的写法。让学生练习例字。 教学重难点 例字的写法 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书法作品 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做记录。一、引入课题邓石如邓石如(1743- -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嘉庆帝讳 ,遂以字行,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自幼家贫,一生不慕荣利,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他酷爱书法篆刻,曾在收藏极富的江宁梅镠家住了八年,临习金石善本,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磨一大盘墨,直到晚上把墨写完才去睡觉,毫不倦息。许多法帖,他都临了百遍以上,因此书艺大进。邓石如遍习三代以来的金石善本,离开梅家后,又游历各地,大量临摹古人碑碣,同时又与当时著名的文人梁讞、程瑶田、金榜、曹文埴等交游,眼界大开。他大胆地将隶书的笔法引入小篆,使笔画和结体变得方整。又使用长锋柔毫书写,使笔画变得丰润。当时的大书法家刘墉见到他的字,曾惊呼:“千数百年无此作矣!”曹文埴称赞他的书法“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邓石如为篆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对篆书的发展有里程碑式的贡献。课程新授小篆的结体匀称对称,笔画圆转流美,装饰性和观赏性都很强,而且较易辨认,实用性也较大篆强。小篆的基本特点是内敛而不张扬,匀称而不夸张。1、上密下疏小篆的结构一般上密下疏,许多字的主体部分都在上半部,而下半部多为垂脚。没有垂脚的字,也要尽量写得舒展。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篆书强调中锋用笔,圆润丰富。逆锋圆起,中锋平铺缓行,不偏不鼓,行至末端收锋平出回弹,以达到婉通流丽、圆实的效果。小篆的线条虽然圆转流畅,变化丰富,但只有基本的三种笔法:即“点”、“直"、 “弧"。(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均衡对称小篆结体讲究均衡对称。笔画之间的间距相等,左右相同的笔画对称。不仅局部要对称,整个字都要有一种均衡对称的感觉。 出示例字,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例字的特点。老师示讲解,并讲述书写这类字的书法要领:(教师示范)书写技法:篆书强调中锋用笔,圆润丰富。逆锋圆起,中锋平铺缓行,不偏不鼓,行至末端收锋平出回弹,以达到婉通流丽、圆实的效果。小篆的线条虽然圆转流畅,变化丰富,但只有基本的三种笔法:即“点”、“直"、 “弧"。(学生练习例字,老师下位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知识拓展:篆书笔顺特点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1.先中间后左右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