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巩固练习(答案在后附的提纲里) 1、 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3.冷战的含义: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 。 4. 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5.“冷战”有哪些表现?(至少两个) 6.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或冷战结束的标志): 7.苏联解体的时间: 年。 ★易错点:1)两极格局(或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标志: 2)两极格局(东西方对峙格局)结束标志: 3)“冷战”开始标志: 4)冷战结束标志: 8. 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 。 9、1990年 独立,标志着 的终结。 10.二战后在 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11、1955年, 在亚非会议上提出 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七十七国集团发表了《 》,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争取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新中国成立的首要任务: ★土地改革:( 年— 年) ★3、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抗美援朝-- 年— 年 6.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一)三大改造是对 、 、 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改造的办法:成立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办法: 。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年底。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中国建立起了 。 (二)一五计划( 年——— 年) 3.“一五”计划的成就有哪些? 4.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三、失误与挫折 错误的表现:经济方面:1958年,全国掀起了 政治方面:1966年—1976年发动了一场 (一)“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错误的原因: 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是 运动 " 大跃进 " 运动的后果?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是什么? (二)文化大革命(: — 年) 两弹一星精神: 、 、 、 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恢复了 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决定实行 。 ★3、十一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国从此进入了 新时期。 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1、经济体制改革从 开始、对外开放首先从 地区推行) ★①农村的改革: 年从农村展开; 地点: 内容:实行 ,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 共同发展。 ★1980年,在 、 、 、 设立经济特区; 2001年加入 (WTO),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②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5.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 年底基本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底基本完成)、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开始) 8.新中国成立后风雨历程的启示? 2、为什么港澳能够回归祖国? 年,香港回归祖国; 年,澳门回归祖国。 ★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 ★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 (1) ;(2) 。 ★对台湾问题充满信心的原因? 1.★我国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外交成就 1953年,提出 原则, 1971年10月,恢复 1972年, ,结束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在 举行 2001年,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成立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形象地提出了哪三条外交原则: 1. 2. 3. 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提出 的新战略,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以来,我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