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2012年11月,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穿,并略有结余的生活。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 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和意义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总体小康社会的表现: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家政为主的家庭服务消费已不再是少数有钱人引领的时尚,普通百姓家庭已经越来越多地接受这种服务 旅游休闲新时尚―自驾游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996—9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265美元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这是他们的课堂 我们也想上学 贫穷 不是我影响市容,我真的很饿 幸福的孩子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2000年,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教育、社会保险、资源环境生态的资料和图片反映了总体小康的什么特点? ———不全面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的小康基本处于生存型消费,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探究活动: (1)以上图片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还存在哪些不足 (2)根据这些不足概括出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总体小康的特点(或不足):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 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更平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和意义 第一、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小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