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36982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适应性练习(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022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练习,试题,生物,适应性,长汀县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适应性练习(一) 七年级生物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座号_____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2.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 ) A.小张是A型血,小李是B型血,小魏是AB型血,小谭是O型———基因多样性 B.亚洲人多为黄皮肤,欧洲人多为白皮肤,非洲人多为黑皮肤———物种多样性 C.江苏境内除了有丘陵外,还有平原、山地、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多样性 D.公园里有梨树、桃树、迎春花、樱花、海棠等多种植物———物种多样性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5.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应激性的是( ) A.生活在河水中的鲫鱼,总是会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生长在田野里的向日葵,其花盘总是向着光生长 C.王朋同学吃水果糖时,口腔内总是会分泌许多唾液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迅速合拢 6.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 C.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羊 D.泰山林区 8.对一只生活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而言,环境就是( ) A.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各种植物和除大熊猫外的所有动物 B.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 C.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A、B、C和自然保护区的其他大熊猫 9.“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0.“水葫芦”引种到我国后,很快在河道内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11.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共生关系 12.到了寒冷的冬天,梧桐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 A.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 13.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沙漠中的骆驼体温升高到46℃时才出汗 B.热带雨林地区,年降雨量很高 C.企鹅体表浓密的羽毛能抵御零下60℃的严寒 D.槭树的果实有翅,可以借助风力传播 14.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提出问题→①→制订计划→②→③→表达和交流,其中的①、②、③分别为( ) A.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B.实施计划、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C.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实施计划 D.作出假设、得出结论、实施计划 15.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嫩,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 A.提出问题 B.制订实验方案 C.建立猜想和假设 D.获取事实与证据 16.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