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38264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13407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探究如何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明确社 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适 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优越性的制度。其目的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树立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公共参与: 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应用于实际生活,能够自觉依法纳税,积极参与劳动致富。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地位、内容和要求、意义。 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难点: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三课前预习 1.按劳分配 (1)性质:按劳分配是_____的分配原则。 (2)原因: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_____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_____。 (3)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_____(包括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存在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 分配尺度 劳动数量和质量 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 分配原则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地位作用 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4)作用/意义 ①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_____的发展。 ②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_____,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_____的社会地位。 2.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单项选填) A初次分配、B再分配、C第三次分配 (1)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 (2)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 (3)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 (4)企业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捐款捐物( ) (5)领取失业保险金4000元( ) (6)某省政府规定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 (7)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8)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 (9)学校志愿者协会每周为养老机构提供志愿服务( )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要求/措施 三者关系 理顺国家、企业和_____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一个制度 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两个同步 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_____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_____同步提高 三个阶段 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_____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_____、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完善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_____作用,发展慈善等_____ 四类收入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_____低收入者收入,_____中等收入群体,_____过高收入,_____隐性收入,_____非法收入 一个消除 原因 必须坚持消除贫困。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_____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目的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要求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_____,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四自我检测 1.下表为2021年山东省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 绝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