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5057

【2013年秋教师同步教学】高中政治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含答案,6份)

日期:2024-06-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2245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化,6份,答案,巩固,升华,基础
    2.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2分钟) 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具体方式;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重点) 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难点) 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使用说明】 1、依据大成目标自主学习,精读课本51—55页,勾画知识点,思考重难点,发现疑难点。 2、规范书写,保质保量完成导学案。 3、建议课时:1.5课时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标出疑点。)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具体表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课本53页)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具体表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意义:(三个“过程”) (课本53页) B、文化交流、借鉴、融合 怎样交流借鉴?(课本54页)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 (2)把握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 (3)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立足实践 着眼需求 判断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错 ) 2、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错 )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对 ) 4、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错 ) 5、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成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错 ) 探究一(讨论、展示、点评8分钟) 阅读以下格言,请简要说出意思,并回答哪些道德范畴继续适用于今天,是我们还应该努力提倡和实践的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言必信,行必果 ④知耻近乎勇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⑦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⑧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⑨天不变,道亦不变 答案要点: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二(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点评8分钟) 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要点:(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即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就是与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和融合。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必须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文化创造者的聪明才智。 探究三(小组讨论,集中展示、点评8分钟) 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首先,我们要继承传统,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其次,文化创新要体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