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5519

安徽省芜湖县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675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芜湖县,2014届,九年级,学期,第一次
  • cover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9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⑤ 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2)默写刘方平《月夜》 , 。 ,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4分)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水浒传》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义旗上写着“_____”四个大字,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 ”的主题。 4.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当鱼塘寒浅留滞(dà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ān)哑歌不成调子。”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滞”应该读_____ ,“喑”应该读_____。(请填上正确的拼音)(2分) (2)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7分)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①文段的第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_____ 应改为_____ 。 _____ 应改为_____ 。 ②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_____。(1分) ③ 第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_____(作者)的《_____》中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2分) ④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 ____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2分) (3)吴同学总结道: “①刚才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②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③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④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 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4分) 第_____有毛病,应改为: 第_____有毛病,应改为: (4)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_____ _____(3分) 二、阅读(55分) (一)积淀,成就人生的高度 徐新 (20分) ①在我国南方湘粤一带有一种毛竹,漫山遍野,质地平凡而拙朴,在它一生最初的五年里,确实很平庸,几乎察觉不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