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60184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学案:第二单元5 雷雨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39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
  • cover
第二单元 第5课 雷雨(节选)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雷雨》创作背景及曹禺的生平。 2 .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1.了解《雷雨》的创作背景。 2.了解曹禺生平及戏剧的概念。 3.自读原文《雷雨》,梳理字词,品味戏剧潜台词的丰富内涵。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戏剧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要素主要: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4.戏剧的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节。 (二)写作背景: 《雷雨》是23岁的曹禺在就读清华大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它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三)作者简介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 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代表作《雷雨》《日出》成就最高,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 三、学习字词 蘩漪( yī )  汗涔涔( cén )  惊愕( è ) 窟窿( lóng ) 弥补( mí ) 谛听( dì ) 昧心( mèi ) 郁热( yù ) 樟木( zhāng ) 袖襟( jīn )   四、学习课文 梳理文意: 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污浊,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 周朴园认出侍萍前,侍萍诉说过去的矛盾,揭露周朴园的伪善。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写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揭露他的虚伪冷酷。 第二部分: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相见。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表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揭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资本家的本性,反映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 五、写作特色 《雷雨》一文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平缓,鲁大海直截了当。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