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64598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478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试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3分×15=45分) 1.八年级(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成争 D.甲午战争 2.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3.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路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5.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6.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7.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8.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竟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顽固势力的反扑 D.民众的盲目排外 9.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 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