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之无道(暴虐,没有德政)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zé) B.孔子过(拜访)之,使子路问津(jīn)焉 C.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来者犹可追(追寻,追思) D.止(使……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ì)之,见(xiàn)其二子焉 2.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②长沮、桀溺耦而耕 ③是鲁孔丘之徒与 ④而谁以易之 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⑦植其杖而芸 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⑦ 3.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路宿于石门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B.子路行以告 C.隐者也 D.晨门曰:“奚自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B.止子路宿 C.道芷阳间行 D.既来之,则安之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蓧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 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的。 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 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2)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 ”黎钅且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 ”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B.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C.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D.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分本纪、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