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74260

【大单元教学】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二节 单元整体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4730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素养,核心,整体,第二,中国的主要产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地理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本章内容分析 本章涉及课标“认识中国”中的“认知中国全貌”内容,教材共安排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3节课文。 课标为本章设计的目标是“借助地图和相关资 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很大,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经济活动类型上。经济地域差异的形成,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个地区的人们从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都是各种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发展经济中,每个地区都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也会存在不利的条件,因此应该扬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经济。 第一节“农业”主要介绍农业 的概念、我国农业发展概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业的分布。第二节“工业”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一些重要基础工业部门分布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简要地介绍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2、本章教学设计理念 本章重点介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 产业部门———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工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为14 亿人口提供食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工业发展快向高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属于流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1·c·n·j·y 本章课标要求是:1.借助 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本主题后,学生对当地 经济的发展,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发展都要有“因地制宜”的意识,“因地制宜”是学习经济地理时,应该形成的一个基本观,这一观念的形成,对学生未来从事社会工作有着实际的意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学生还要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本章活动主题《我国主要产业之间的 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调查、讨论,探究学习方式等,了解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主要差异。任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和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2-1-c-n-j-y 三、本章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 1.农业发展状况与地形、气候、水等自然资源的关系。 2.工业发展与能源,矿产资源以及与交通等的关系。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的必要性。 综合思维能力 : 1.运用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cnjy*com 2.初步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经济基础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4.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区域认知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