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2年版) 解 读 小 学 数 学 课 程 标 准 看总览变化 目录 看数学变化 解读2022年课程改革9个关键词 新增“三个内容” 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核心素养解读 11个核心词解读(思维导图) 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怎样影响教学? 看总览变化 几个关键词 优化课程设置 调整课时安排 强化学科指导 加强学科融合 注重学段有机衔接 细化核心素养 新增学业质量标准 增强教学指导性 落实“双减”精神 优化课程设置 调整课时安排 从数据看,语、数、外的课时基本平均的安排被打破。重视语文是我们对于文化自信的体现,而增加科学,减少英语的课时也是减负政策的进一步体现。 强化学科指导 进一步加强了劳动教育,弥补当前教育短板。 加强学科融合 注重学段有机衔接 细化核心素养 新增学业质量标准 增强教学指导性 落实“双减”精神 看数学变化 ①核心素养 ② 学业质量 ③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新增三个内容 ①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可概括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核心素养在各学段的具体表现对比图 ②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使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描述 各学段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刻画深度与广度不同。以四则运算为例: 第一学段(1-2年级):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第二学段(3-4年级):能进行整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运算; 第三学段(5-6年级):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①性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课程目标达成度,终结性评价,②目的:毕业和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评价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③命题原则:坚持素养立德,凸显育人导向;④命题规划:考试形式以纸笔测试为主,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式相结合;⑤试题命制:明确考察意图、创设合理情境、合理设置合理问题、科学制定评分标准。 新增学业水平考试 ③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一、教学研究建议 1、区域教研建议 重视顶层设计,聚焦关键问题,优化教研方式, 2、校本教研建议 加强组织建设,聚焦教学难点,创新教研方式。 二、培训建议 教师培训是落实课程改革要求、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 精心设计培训内容 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 。 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①重新划分了学段 “两个学段”分解为“三个学段”,义务教育共四个学段。 小学中段 小学高段 中学 小学低段 学前 形式运算≥12岁 具体运算6~12岁 前运算3~6岁 感知运动0~2岁 从皮亚杰按照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的水平来看,更加体现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②明晰了“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价值态度和情感价态度和价值观。 从关注客观知识技能转移到关注人,发展人的素养的教育。 第一是以生为本;第二是数学特色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绪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