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乐《花儿与少年》,学习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ABA,感受体验乐曲的重复、变化与对比。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能用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为主题音乐增光添彩,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一、导入: 1、复习并请学生说出已知的民歌体裁形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歌的体裁形式有哪些吗? 生:山歌、号子、小调 请同学听赏三首民歌,分辨他们的体裁形式。(课件一)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首民歌,你们猜猜他们属于那种体裁形式? 生:略 介绍乐曲的一些背景资料。 师:请大家欣赏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的视频。(播放阿宝版的视频)(课件二) (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高亢、嘹亮。 (2)师:《花儿与少年》是根据青海传统民歌《四季调》改编而成的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3)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课件三) (4)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这里花儿指姑娘。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 二、欣赏教学 (一)请你跟我这样做,认识二拍子与三拍子的基本图式。 师:同学们,音乐王国中的音乐拍号你们知道哪些? 生: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等 师:他们的基本图式你知道吗? 生:略 师板书二拍、三拍的基本图式。 生跟老师学习打拍子。 (二)初听全曲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边听边打拍子,听听这首乐曲各乐段中拍子前后有哪些变化?(听赏)(课件四) 师生随音乐打拍子。 请学生选择三个部分的拍号 (三)分段欣赏(课件五) 1、听赏第一部分 学唱第一部分的主旋律。 师:好,我们一起细细地品第一部分。你可以用你的体态语言:身体动作来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悟。 老师把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播放给大家听。 3)听完后问,并板书。 通过你的用心感受,主旋律重复的几次 主奏乐器是? 你觉得这段音乐它的速度呢? 感受到了姑娘小伙们怎样的心情? 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组讨论一下。师:你来说说…… 4)教师评价与总结 在课堂上很可能有很多种情况出现,老师需及时收住,引导。 师:是啊,说得真好!我想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的感受,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已!是的,这也就是音乐的魅力啊!我们也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青海湖风光,看到了美丽的可可西里,看到了“花儿会”上热闹的场面!如果大家都能听着音乐,脑子里像过电影,把音乐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听进心里去了,证明你跟音乐融到一起去了。) 听赏第二部分 学唱第二部分部分旋律。 让学生用“噜”随旋律唱一唱,并边唱边划拍,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 师:好,我们一起细细地品第二部分。你可以用打击乐器来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悟。 老师把第二部分的主旋律播放给大家听。 听完后问,并板书。 通过你的用心感受,主旋律重复的几次 你觉得这段音乐它的速度呢?情绪呢? 小组讨论一下。 3、听赏第三部分 聆听分辨 想象表现。 师:与哪段音乐相似? 生:第三乐段是再现第一乐段的旋律。 师:那我们还是用A~表示 2)理解尾声(突然慢下来的部分) 师:为什么快结束时突然慢了下来?学生大胆叙述。 生:旋律有种结束感;有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