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10899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48085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梁甫行 曹植 作家作品: 《梁甫行》选自《曹植集校注》卷三。 曹植(192一232),字 , 诗人,曹操之子。 代表作有《 》《 》等。后人因其文学 上的造诣将他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 子建 三国魏 洛神赋 白马篇 背景探寻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诗人与曹丕同为曹操之子, 因才华横溢,早年曾颇受曹操宠爱。曹丕称帝之后,对诗 人严加防范。诗人来到贫困的边地,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 生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一、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把握节奏,体会情感 配乐朗诵:《梁甫行》 二、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①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 ②异气: 。 ③殊: 。 ④剧: 。 ⑤草野: 。 ⑥林阻: 。 ⑦翔: 。 ⑧宇: 。 气候不同 不同 艰难 这里指破旧的房屋 山林险阻之地 自在地行走 房屋 参考译文: 各地的气候各不相同, 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 生活在山林险阻之地。 海边的贫民生活艰难, 栖身于破旧的草屋。 简陋的房屋多么荒凉, 狐狸野兔在房屋里自在地行走。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三国乱世,人民有家不能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 读背古诗 梁甫行 朝代: 诗人: 八方 ,千里 。 剧哉 ,寄身 。 妻子 ,行止 。 柴门 ,狐兔 。 三、研读古诗,鉴赏诗句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写 现象,渲染了 ,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 恩泽,施惠于民。 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直陈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了 :草屋 破旧,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在山林险地。 “剧哉”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海边人民贫苦生活的 。 自然 气氛 内容: 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 炼字、修辞: 同情 用“禽兽”为喻,写出了海边人民因生活所迫,衣不 蔽体、食不果腹、蓬头垢面的形象。 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 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内容: 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这里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 出 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心中的恐惧与凄楚。 反衬 四、巩固练习 1.诗中用环境描写衬托海边人民生活环境荒蛮以及心中恐惧 与凄楚的诗句是: , 。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狐兔翔我宇 柴门何萧条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下层人民 的贫困生活,及海边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 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 。 课文主旨 本诗用 手法,描绘了海边农村 的景象, 及海边贫民 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 。 白描 残破荒凉 困苦 深切同情 五、课后达标 1.读背并默写《梁甫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