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15056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教《三国演义》阅读 课件(共60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35674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国演义
  • cover
(课件网)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 罗贯中: 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传说曾当过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他写词曲,杂剧,“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但“与人寡合”,是中国第一位用全力创作小说之人。作品包罗万象,著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凭此开拓并确立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新体制。 《三国演义》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后汉书》相关史料,在广泛吸取话本、杂剧、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时代生活经验,加工再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开中国长篇小说先河,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 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 讲述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 书写了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 东汉末年 魏(曹操) 蜀(刘备) 吴(孙权) 西晋 (司马炎)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故事梗概 :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随后,袁绍军与另外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方针,即以“帝室之胄”、 “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郡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其后,孙权建立吴国。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职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先灭蜀汉。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三国演义》之艺术特色 1.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且鲜明的人物形象。 “刘关张”: “三雄”: 枭雄刘备  英雄孙权  奸雄曹操 “三绝”: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  奸绝曹操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