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15890

3.2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课件(34张)

日期:2024-06-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09108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课件,34张
  • cover
(课件网) 新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50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 思考: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自然保护区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广义的自然保护区 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二、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和意义 1.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1)国家条例: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2)设立标准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角度 内  容 生态 系统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动植物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特殊 价值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自然 遗迹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特殊 区域 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3)设立现状: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2 740个,总面积大约147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1)类型和级别 类 别 内  容 自然生态系 统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 类保护区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自然遗迹 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2)三大类别 3.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1)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 (2)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3)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5)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三、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生态安全 (1)概念: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特 点 内  容 整体性 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不可逆性 当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超过了其自身修复能力时,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战略性 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国防安全同样重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2)特点 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关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的关键节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现状:我国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3)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探究】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立足我国现实,对接国际做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