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27328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2《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512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说说下图中的物质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 课堂导入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想一想 结合生活中冰的熔化过程,想一想,冰的熔化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会如何变化? 新知讲解 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实验装置(如右图) 海波(硫代硫酸钠) 石棉网 试管夹 铁圈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铁架台 新知讲解 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 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再过2min,停止加热。 新知讲解 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 分析与论证: t/℃ t/min 0 48 A B C D 固态 固液共存 液态 0 t/℃ t/min 海波的熔化图像 石蜡的熔化图像 小技巧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的线连接各点。 新知讲解 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 分析与论证: 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熔化前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固态 熔化时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固液共存态 熔化后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液态 新知讲解 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过程 分析与论证: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1)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 (2)熔化过程是个不断软化的过程, 不存在固液共存态 (3)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石蜡熔化特点 新知讲解 固 体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熔 点 温度变化 图象 熔化条件 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有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非晶体 没有 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凝固过程下降 继续吸热 熔点 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不变。 时间 时间 温度 温度 液体降温过程 液体凝固过程 固体降温过程 液体升温过程 时间 时间 温度 温度 非晶体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晶体熔化图像 新知讲解 二、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的分类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例:冰、海波、各种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例:蜡、玻璃、松香、沥青。 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新知讲解 二、熔点和凝固点 2.凝固点 液体凝固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新知讲解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 410 银 962 冰 0 铁 1 535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钢 1 515 铅 328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 177 锡 232 固态氮 -210 铜 1 083 萘 80.5 固态氧 -218 金 1 064 海波 48 固态氢 -259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思考: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 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降到-52.3℃,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新知讲解 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在持续吸热。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且不断吸热。 2.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在持续放热。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且不断放热。 3.生活中的应用 新知讲解 例1.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例2.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课堂练习 例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