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33896

2022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word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21433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真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枣庄市2022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答案要分别填涂,书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告诉我,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 真理的强光。 这束光, 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星星之火,可以liáo原。 这束光, 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雄关màn道,万水千山。 这来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这束光, 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翻地覆,正道沧桑。 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 给选段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dàn 燎 漫 yào B. yán 嘹 漫 yuè C. dàn 嘹 慢 yuè D. yán 燎 曼 yào 2. 依次填入选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照亮 映照 点亮 激发 B. 点亮 映照 激发 照亮 C. 点亮 激发 照亮 映照 D. 照亮 激发 映照 点亮 3.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中加黑的词语“火种”“真理”“理想”都是名词。 B. “播撒信仰”“保卫黄河”“横渡长江”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C. 从句子语气分类看,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祈使句。 D. “天翻地覆,正道沧桑。”这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诞生(dàn shēng):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降生,出生;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燎原(liáo yuán):火焰烧原野,比喻事态不可阻挡;比喻盛大;指代大火。 雄关漫道(xióng guān màn dào):面前的道路曲折艰险。 辉耀(huī yào):光辉,光耀。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照亮:照射使明亮。 点亮:点火使发亮光。 映照:呼应;照射;映射。 激发:激之使奋起。 第一空:“真理的强光”应该是被“火种”点亮,应使用“点亮”; 第二空:在此形容使之树立革命理想,应使用“激发”; 第三空:在此形容照亮长征道路,应使用“照亮”; 第四空:“天翻地覆,正道沧桑”表现了人民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气势磅礴,雄壮有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指的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之间的战斗,据此应填“映照”;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D.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天翻地覆”是并列短语,“正道沧桑”是主谓结构,结构不对称,未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用“天翻地覆”形容人民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带来的变化,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D。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全场的目光和掌声一下子都集中到竖立在操场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于时代。 C. 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意义很大。 D. 由于游泳场所的不断建设,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删去“和掌声”; C.结构混乱;删去“我们听到”或在“对我们”前添加“,这”; D.介词使用不当;删去“由于”; 故选B。 5. 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敝人”“劳驾”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