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36538

中国历史第8课 盛唐景象与灿烂文化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历史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362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国历史,8课,盛唐,景象,灿烂,文化
  • cover
授课人 科 目 历史 班级 22电子工程 课 题 《盛唐景象与灿烂文化》 课型 讲授课 时 间 2022年10月21日第1节 地点 1#305 教学目标 1、了解唐朝经济状况、民族关系、对外政策的史实,体会唐朝盛世的景象。2、知道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3、感悟唐朝展现出开放、开明、自信的大国风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以经济繁荣为基础的盛世景象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资料Ppt制作 教学难点 1、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本课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未能从多方面综合认识唐朝的繁盛。同时,一年级新生比较活跃,勇于展现自己。 第二部分 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 教师预设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世界都会长安》 设问:视频展现的哪一朝代?体现了社会风貌如何? 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以视频的方式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学习一、经济发展(约12分钟) 活动一:赏长安之景1.唐朝长安导游2.长安带给你的感受?(关键词)教师归纳:人种复杂、商业繁荣、城市布局规整、国际化都市。3.小组讨论:商业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提供一组图片:教师引导1:观察:在汉代耕犁基础,唐代耕犁是否有改进、增加的部位。 设问1:据史料,讨论生产工具的进步带来的影响?教师引导2:生产工具进步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教师总结: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从而为大唐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唐人口已经达5000万,居世界人口第一,长安人口达100万,同时期欧洲大的城邦人口仅2万人。能养活如此多的人,足以证明唐朝经济实力的雄厚。 1.学生上台展示2.热闹、宏伟、人种复杂、商业繁荣、国际性大都市3.小组讨论,根据图片提示得出:生产工具进步,由此出现人口增涨,物价低廉的局面。 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突破提供支点。培养史料解读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突破重点。理解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二、对外关系(约10分钟) 设问1:域外人如何到达大唐?1.自主学习:丝绸之路的路线活动二:讲丝绸之路上的事设问2:外人入唐的目的?中国初唐的目的?设问3:由故事看出唐朝对世界的姿态? 结合丝绸之路的故事及图片,小组讨论:唐朝对外政策的影响?教师引导1:关注对唐朝发展的影响。教师总结:通过丝绸之路,唐朝通过经济、文化与欧洲、亚洲发生联系,扩大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1.思考回答:丝绸之路 2.学生代表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开放、包容、兼收并蓄。3.小组讨论:对世界的影响;对唐朝自身的影响。 通过看地图,培养时空观念。围绕学生所讲历史故事,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三、民族关系(约14分钟) 1.展示唐朝疆域图自主学习:唐朝疆域周围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活动三:我是民族外交官2.讲一讲:少数民族与大唐交往的事迹 设问1:由故事和措施看出唐朝民族政策特点?结合画《步辇图》思考1:吐蕃对唐朝的姿态?思考2:与昭君出塞和亲相比,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有何不同? 4.结合史料,小组讨论: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教师引导:从对少数民族、唐朝、民族关系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的和睦,从而巩固了多民族统一的格局,使得唐朝鼎盛时期疆域面积到1200万平方公里。 1.学生展示课前学案2.学生上台讲故事(扮演少数民族外交代表,谈谈近期和大唐的联系)3.观察图片,得出:谦逊不同:a背景:唐强而汉弱。b唐主动而汉被动。4.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比吐蕃和亲前后的变化,得出:a推动少数民族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巩固统一多民族局面。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收集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史料收集的能力。将旧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