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48928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题04 古诗词赏析(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62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年,解析,答案,赏析,古诗词,专题
  • cover
04 古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景象。 2.尾联中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 4.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尾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园(其一)① 陆 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②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注】①)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初夏,作者在浙江绍兴山阴三山村居住,过着半耕半读的田园生活。时年五十七岁。②桑柘:树名,其叶可以养蚕。 5.这首诗前两句通过写“烟草”“_____”“斜径”等景物,营造出一种_____的氛围。 6.“卧读陶诗未终卷”中“卧”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诗歌首联点明“野望”的时间是_____,“徙倚”写出作者 _____的心情。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描绘的景象。 尾联“采薇”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什么?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借此典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途中所作。 10.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1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夜泊旅望 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塘。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2.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13.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连①,病入中年日月道②。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③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连:获窄。②道:迫近。③画角:古代乐器名,发音哀厉高亢,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 14.这首诗的最后一联以“丹枫”照应前诗中的“_____”字,寓情于景,诗人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也暗含_____之情,与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15.古代文人喜欢登高凭栏,极目远望,借此抒怀。请你品味诗歌的二、三联,概括作者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6.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出”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7.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夜泊伯渎 赵孟頫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晓来莫遗催归棹①,爱听渔歌处处传。 【注释】①棹:划船的工具。 18.颈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了吴地怎样的特点? 19.此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0.简要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