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54527

26 诗词五首 第3课时课件(共35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素材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148892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练习,同步,学案,教案,35张
    (课件网)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春望》———杜甫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李清照 1.了解五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五首诗词。(重点) 2.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难点) 3.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素养) 核心素养 第三课时 渔家傲 李清照 最美不过中国词,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或豪迈奔放,或婉约细腻,带给读者唯美的享受。 有同学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诗词吗?有同学知道南宋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吗?之前学过的《如梦令》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邀请同学背诵展示。 《渔家傲》导入 渔家傲 李清照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2.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作主旨; 4.背诵默写全词。 学习目标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宋代)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预习交流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写作背景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朗读课文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翻译】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连着如波涛翻滚的云。银河流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 天帝情意恳切地相邀。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译读本词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回答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间不早了。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1. 《渔家傲》一词主要写什么内容?请用词中一个字概括。 2.词人梦到哪些内容?(提炼概括) 海天相接图 天帝 问 “我 ” 报 “梦” 3.词人以梦来写有何用意? 借梦抒怀 “梦” 整体感知 走进李清照这个梦,哪些词句让你感觉“我”身在梦中? 走进梦境 读出雄奇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九万里风鹏正举。 内容解析 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用“接”“连”两个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写出了动态和气势。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思考:“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 “舞”字用得妙,原因是什么呢? “舞”字用得妙的原因是:“舞”字不仅写海上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的情景。也是写天上千姿万态的星星。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传达了作者奔波之时的感受。 词人梦见了什么?梦里听到了什么? 词人仿佛梦见天帝殷切地问她打算到哪儿去。看似平常一问,却同现实中 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 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 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面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