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5756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653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次月,答案,版含,Word,试题
    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同富裕作出相关 要求,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按照“十四五”规 划,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成 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 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 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 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 终目标归结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 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共同 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说明 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关注社会成员对财富的集体共享,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说明社会成员 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 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 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 建设、改革时期,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 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党 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