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第三册物理粤教版3.1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 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在导体乙的两端加0.2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2 A C.当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9 A时,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4 V D.将导体乙连接到电压为5 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 A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有大小也有方向,所以电流为矢量 B.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C.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单位刻度与游标尺单位刻度的差值来提高测量精确度 D.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越大 3.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长为240m的圆形轨道,某时刻测得环中的电流强度为10mA,已知这时正在环中运行的电子有5×1011个,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则可估算出这时电子的速率约为( ) A.3×108m/s B.3×107m/s C.9×107m/s D.9×106m/s 4. 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荷量为e,电子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导体中的电流为( ) A.nev B. C. D. 5. 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Li+)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如图为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某过程中Li+从正极脱嵌通过膈膜嵌入负极,负极处于负锂状态。锂电池的电动势为3.7V,则( ) A.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B.电池内部电流方向从负极到正极 C.移动一个锂离子,需要消耗电能3.7eV D.在电池中电荷量的单位通常表示为 6. 金属丝电阻约为,电流表电阻约,电压表电阻约。要求在流过金属丝的电流相同情况下,电源消耗功率最小,并能较准确地测出电阻丝的阻值,实验电路应选用下面哪个图( ) A. B. C. D. 7. 取两根完全相同的电阻丝,第一次将两电阻丝串联,第二次将两电阻丝拉长一倍后并联,分别接在同一恒压电源两端。若第一次两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Q时用时为t串,第二次两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Q时用时为t并,则先后两次所用时间之比为( ) A.4:1 B.2:1 C.1:2 D.1:1 二、多选题 8.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不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R1的厚度比R2的厚度小,R1的表面尺寸比R2的表面尺寸大。在两导体上加相同的电压,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的阻值等于R2的阻值 B.R1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 C.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D.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 9.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待测电阻大、电流表内接,测量结果偏大;待测电阻小、电流表外接,测量结果偏小。总结口诀为“大内大,小外小”。如图所示用两种方法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电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图时,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B.采用乙图时,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C.为了减小误差,测量大电阻时宜采用甲图 D.为了减小误差,测量大电阻时宜用乙图 10. 金属自由电子气理论认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好像气体分子一样,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由于自由电子会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其在金属中的运动轨迹是“曲折”的路线。当存在外加电场E时,电子在杂乱无章的热运动上会叠加一个沿电场力方向的定向移动,如图所示。大量电子沿同一方向的定移运动形成了宏观的电流,通常情况下,电流稳定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约为10-4m/s,电子热运动的速率约为105m/s。可以将金属导电问题简化为下述过程:电子每次与金属离子碰撞后,定向运动速率变为0;接着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重新加速获得定向运动速度,直到再次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频率只由电子的热运动速率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