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7279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单元 剪彩波尔卡苏少版

日期:2025-04-2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35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七,单元
  • cover
《剪彩波尔卡》教案 教学内容:剪彩波尔卡 教材分析:《剪彩波尔卡》 又名《快速波尔卡》、《火车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 施特劳斯(1835-1916)为纪念某铁路通车,于1896 年创作并首演了这首带有描绘色彩的管弦乐曲。 “波尔卡” 原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 轻快、活泼,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欧洲19 世纪古典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就在许多的交响乐作品中加入了类似波尔卡这类民间民族的音乐, 使作品充满了民族民间色彩, 表达了作曲家对祖国、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感情。《剪彩波尔卡》 是采用管弦乐合奏的演奏形式,用各种乐器如短笛、长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符来模仿火车的汽笛声。接着,音乐由弱到强,由松到紧, 引出了由八分音符构成的同音反复,象征火车的启动和有规律地快速运行。随后, 跳跃的曲调和倚音形成的跳进音程(汽笛声)明朗欢快,仿佛乘坐着火车的人们在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的节奏。整首作品的旋律欢畅流畅,形象明晰。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1916)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他同时还擅长演奏小提琴。 为奥地利“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第四个儿子。 他的代表作是《剪彩波尔卡》(也叫《快速波尔卡》)、以及《不刹车波尔卡》、与其兄约翰· 施特劳斯、 约瑟夫· 施特劳斯合作创作的《游览列车波尔卡》 和《休假旅行波尔卡》 以及一些圆舞曲等。 曲式分析:A B A ’三部曲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彩波尔卡》,初步了解“波尔卡”乐曲的风格特点,借助图形谱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 2.能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借助老师提供的图谱,表达自已对音乐作品中由于主题、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感受。 3.能够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合理把握音乐的情绪。 4.能够用串铃与同伴合作为音乐旋律伴奏。 教学重点:欣赏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 教学难点:借助图谱感受乐曲的不同主题,并用有效、合理的方式感受音乐、表达音乐。 教学准备: PPT 串铃 长笛 磁性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通常都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旅游呢? 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开启一段音乐之旅,猜猜看,我们会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听(老师加动作),他来了。(出示ppt:交通工具图) 师:我们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火车) 引子 师:是的,这是一列18世纪才有的蒸汽火车,蒸汽火车也是世界上第一代火车,火车车轮滚动的时候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跟着老师模仿一下咔嚓咔嚓。。。 生:咔嚓。 师:很好,火车启动时,车轮滚动的速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生:发现速度越来越快了 师:嗯,没错,火车车轮滚动的速度由慢变快了,老师这里有三个模仿车轮滚动速度的节奏型,你能给他排排序吗?(如果学生答错就把错的演示一遍,让学生判断这里是否由慢变快了,正确就直接继续) 师:这位小朋友排的顺序是312,老师来读读看,你听。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它的观点吗?(放下一页PPT)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的节奏感非常好,谁能模仿一下车轮滚动的动作呢? 师:我觉得你的动作非常好,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加上这个动作,读一读。 师:现在加上音乐试试吧。 师:你们模仿的真形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火车在白天的时候通过红绿信号旗来引导火车的开或停。当小旗手挥动绿旗时,表示小火车即将出发了,当小旗手挥动红旗的时候,表示火车即将到站了。你们想当小旗手吗?(想)跟着老师学一学小绿旗旗手的动作吧。(123出发!重复两次,再和小朋友做一次镜面示范) 师:老师觉得这位小朋友的动作很有力,老师请他当小旗手,小旗手起立。其他小朋友,还记得车轮滚动的动作吗?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师:我们配合的特别有默契。 师: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