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 术 教 案 六年级下册 第 7 课:美丽的园林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情境体验、欣赏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感受中国园林可游可居的特点,同时能通过对比的方法感受中西园林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植被和水的造型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园林特点,从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的不同审美特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珍惜世界文化遗产与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造园特点,以及中西方园林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难点:中国园林的意境的感受,以及美术语言的表达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中西方园林局部特写照片、整体照片。 教 学 过 程 备注修改 一、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师:你游览过哪些园林? 说说你对它们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形容所见所感) 美术用语:古典风格、诗情画意、素雅宁静的风格、分形列队、轴线对称、几何图形之美、风格淳朴、意境幽深、形状、色彩、氛围。 师: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发出保护“世界遗产”的号召。你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吗? 生:“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罕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 师:我们为什么要设立世界文化遗产?(出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生:罕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迹,它们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珍宝,它们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需要全人类来积极妥善地保护,并留给子孙后代。 师:既然世界文化遗产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感受一下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园林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你能否凭感觉给这六张图片进行分组?并告诉老师理由。分组讨论(提示:可以从建筑特点、植物布局、整体风格来分析) 生总结:外国园林特点:体积庞大、讲究对称、气势恢弘 中国园林特点:小巧玲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 师总结: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而中国古典园林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之美。 中国园林发展史 师:中国园林的形成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昆仑山瑶池玄圃、东海神仙仙岛的古老神话传说,它开创于殷周时期,到唐宋时进入全面发展,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中国古代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体现帝王气派,追求气势豪华。 私家园林:主人多为归隐官僚和失意文人,往往风格淳朴,意境幽深,巧夺天工,显示主人高雅脱俗的气质和中国经典文化的意蕴。 师:你知道我们最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吗? 生: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河北承德山庄。 师:我们一起来分别感受一下吧。(图片展示) 北京颐和园: 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建成,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承德避暑山庄: 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苏州拙政园: 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