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75560

花城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大海》(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91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花城,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9课
  • cover
《大海》 (一)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美中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目标。本课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听赏、听音乐律动、体验、讲故事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大海》优美、抒情的音乐。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大海》。 (2)通过学唱歌曲《大海》,掌握三拍子节奏特点。 (3)感受和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从而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树立保护大海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分析 (1)《大海》是一首3/04拍的歌曲,全曲旋律优美、抒情。歌词是以“鱼虾满堂、太阳、月亮也睡在里面”等句子描述大海的情景,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海的“美”,从而引发学生对大海美好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丰富其情感体验。 (2)根据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身心特点,针对实际———学校条件的限制和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听赏学法、律动学法、口语学法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歌曲再到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三拍子的韵律。 难点: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大海》。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入 教师播放海浪声,让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 学生:“海浪声” 导入从听觉艺术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让学生想象什么情景会有海浪声 学生兴致勃勃地说:“有沙滩”“蓝天白云”“有大海” 引起回忆,调动学习积极心 欣赏大海的图片,感受大海的美。由此引入课题。 学生欣赏图片 运用图片导入课题,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大海” 三、新课讲授 教师播放歌曲《大海》,并提问: “这首歌曲几拍子的? 学生认真聆听音乐作品伴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特点,并能回答“三拍子”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色彩变化 强调三拍子节拍特点 学生做三拍子的练习 巩固三拍子的节奏感 教师: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场景 跟随老师做三拍子侓动 通过简单的三拍子律动来想象大海 教师:原来大海是这样美,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中的大海美不美 它是怎样歌唱大海的 (聆听歌曲) 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词大意。 从中感受歌曲中美的意境 教师:歌词是怎样描述大海的(朗诵《大海》的歌词) 学生:“多大多宽”“像摇篮”“鱼虾满船”“太阳月亮也睡在里面” 通过聆听歌曲从而描述歌曲“大海”中的情景,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老师到海边时,捡了一只贝壳,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展示海螺的图片) 学生:“海螺” 从生活中贴近,想象海螺的声音 教师:“同学们,海螺发出什么声音,一起来模仿海螺的声音。” “同学们模仿得太好了 ,能模仿海螺为大海伴奏么” 学生回答:“呜~”“能”(用“呜”来哼唱旋律) 通过引导学生模仿海螺为大海伴奏,让学生感觉自己也是大海的一员 教师:“同学们很棒!海螺给大家出一道题:下面有两组线条,看看哪组像《大海》这首歌曲开头的几个音进行的线条?” 学生找出与歌曲中开头乐句中相同的旋律线 在拟人的手法下对比两条旋律线 教师:现在轮到海螺宝宝为我们伴奏,(教师教唱歌曲) 学生分段学唱歌曲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分段学唱歌曲时会较容易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个小朋友吗”“叫什么名字”“在歌唱《大海》时,这个力度记号应安排在歌曲的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学生:“记得”“强”学生用“f”力度记号来演唱倒数第二句"大海呀大海,多大多宽"。 通过回忆巩固音乐知识,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