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音乐课《大海》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十分活跃。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利用直观的图片和贴近生活的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是感知的艺术。本课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侧重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感受音乐、陶醉音乐。 教学理念: 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聆听乐曲,发挥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乐趣。通过看、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的情怀。 (2) 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 (3) 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大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发声) (2) 导入 1、 说海, 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说到大海,你们会想到什么?(生说) 2、 看海, 出示图片,感受大海不同的美。 (3) 新课教学 1、 欣赏画家笔下的大海。 2、 音乐家有时怎样用音乐来描写大海的? 聆听小提琴演奏的《大海》 问:知道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 3、 简介小提琴,欣赏图片、感受优美旋律。 4、 教师范唱歌曲,问: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5、 生答,复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听歌曲,做三拍子的律动。 6、 听着歌曲伴奏,老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大海》。 7、 学生听着伴奏朗诵诗歌《大海》。边朗诵边随音乐晃动身体,感受旋律的优美。 8、 师问:这首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大海?(平静、舒服的大海)听着这么优美的歌声,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海风) 9、 听着老师琴声的伴奏,模仿海风的声音,轻轻的用“wu”模唱歌曲。 10、 学唱歌曲: a、 轻声歌唱全曲,有错误的地方,及时停下,老师加以纠正。 b、 我们玩一个小游戏,用接龙的形式演唱歌曲。 C、出示力度记号“f”,问:这是什么符号?什么意思? d、听老师范唱,想想“f”放在歌曲的哪个部分比较适合? (师唱全曲) e、结尾部分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渐弱) f 、全班按照力度处理演唱全曲。 11、边唱边做律动表达歌词。 (四)拓展 音乐世界是丰富的,有不同的表达,请听下面这首乐曲的片段,想想它描写的是怎样的大海? 聆听音乐(愤怒、、、) (五)环保教育 出示图片(污染的海面、沾满油污的海洋生物) 问:如果大海变成这样你喜欢吗?看见这些海洋生物被污染夺取生命,你们的心情如何?(生说要怎样保护海洋) (6) 小结 要让大海永远美丽,海洋的生物健康生活,我们就要爱护大海,不让大海受到污染。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选自广州花城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大海》,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穿插复习音乐力度记号,感受和体验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培养和锻炼运用体态语言表达对歌曲的内心的情感,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歌词的诗意,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中渗透环保意识。并在拓展部分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描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