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我国月季品种有1 000种左右,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基因突变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D.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2.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下列对此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种群规模变小,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频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 4.目前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 A.生物不再灭绝 B.继续减少 C.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D.继续增多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只有频繁的自然灾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6.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们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形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阅读下列3个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 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为8.53%。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导致坡垒等珍贵植物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灭绝。 资料2 1967年我国西北某县的野生甘草面积为4万多hm2,30年后野生甘草已经有一半被挖尽。 资料3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hm2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资料1说明造成野生生物资源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2)资料2说明造成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3)资料3说明, 入侵或引种到 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4)除上述原因外,请列举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其他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5)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措施 。 参考答案: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我国月季品种有1 000种左右,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基因突变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D.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D两项错误。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组成也有差别。我国月季品种有1000种左右,即同种生物存在多种多样的品种,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B项错误。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 2.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下列对此所作的分析,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