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86759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作业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85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放射性,元素,衰变,作业,练习,答案
  • cover
(分层练习)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物理粤教版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作业练习 一、单选题 1.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物理学也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贝克勒尔通过研究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 B.J.J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获得氧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2. 2021年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事关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事关各国人民生命健康,国际社会普遍对日方此举表示强烈不满。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碘131,人吃了被碘131污染的海产品会患病。已知碘131的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发生的衰变是衰变 B.100个碘131原子核经过16天后一定还有25个未衰变 C.碘131衰变能释放出,说明了碘131原子核中有 D.此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3. 放射性同位素的样品经过6h后还剩下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 ) A.2h B.1.5h C.1.17h D.0.75h 4. 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内部感知烟雾粒子的器件如图所示.它是通过流过电离室(相当于电阻)的电流变化来感知烟雾粒子的装置。器件本体被金属外壳所覆盖,在器件内有一小块半衰期长达432年的放射性金属镅241(),衰变时产生镎()和一种带电粒子,产生的带电粒子使空气电离,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恒定电压作用下形成电流。若短时间内有大量烟雾粒子进入,会导致该带电粒子被吸收,测量装置感知到电流变化后,会发出警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镅241衰变产生的带电粒子为 B.衰变产生的带电粒子能穿过金属外壳 C.短时间内有大量烟雾粒子进入,会导致器件电流减小 D.器件中放射性金属镅241经过长达864年后,将完全衰变殆尽 5.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上有一块核电池,不但兼顾发电的功效,而且还具有放热的功效,它里面装有自然衰变的放射性同位素Pu,利用Pu衰变为U释放能量可连续几十年提供一定的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u发生的是β衰变 B.Pu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不满足能量守恒 C.当温度降低时,Pu衰变的半衰期不变 D.Pu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U的比结合能 6. 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需衰变过程中释放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⑥表示射线,其穿透能力最强 B.②⑤表示射线,其穿透能力最弱 C.③④表示射线,其电离能力最强 D.②⑤表示射线,其电离能力最强 二、多选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引入了量子化概念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 B.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了原子可以再分 C.巴尔末系的所有谱线都在可见光范围 D.核子只与邻近核子有核力作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 8. 下列对原子核及其相关问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核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所以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 C.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 D.镉棒在裂变反应堆中可以控制反应堆的功率 9. 如图所示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图2:放射线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中偏转,可知射线甲的穿透能力最强- C.图3: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D.图4:链式反应属于核裂变,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