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南宋官窑 --、教材分析 南宋官窑,是南来星客在怎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沿袭北宋旧制设置的御用瓷窑,专门为皇帝及宫廷烧制高级生活用瓷和艺术陈设用瓷。南宋官窑的青瓷产品风格独特、工艺精湛 而且迄今传世甚少,历代以来均被视为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通过欣赏、分析、评述、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南宋官窑历史,了解南宋官见以“紫口铁足”“粉青釉色”“文武纹片”三大著称于世物 特点和美学价值。同时,通过陶泥尝试制作,激发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的兴趣。教科书展现了不同外形和功能的南宋官窑瓷器图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知识,但对于南宋官窑里的艺术品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生活中,对这些事物缺乏一定的感受与认识。他们对美术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够认真严谨,而欣赏课是否能认真,有序地完成,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考验。课堂上实物的呈现,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还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南宋官窑的真实感和历史感。图片与文字不免在有些方面会失真,孩子的感觉也不免会与真实不符。这样的实物触碰,能起到图片与文字达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分类、鉴别等方法欣赏南宋亮器,初少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和沉稳含蓄、典雅内敛的独特气质。 2.小组合作学习,在简单的欣赏与评述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南宋官窑瓷器的艺术特点。 3.通过学习体验,感受南宋绚丽多姿的瓷器文化,知道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及独特的气质。 难点:掌握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并学会判断。 五、教学课时 4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南宋官窑瓷器的碎片。 2.学具:水笔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1. 教师活动: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扎物,打开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再打开一点。“你又看到了什么 ”最后全部打开,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 (板书:瓷碗。)让学生具体描述自己看到的瓷确是怎样的。 2.教师活动:提问;“这样一 件瓷器放在那里, 我觉得像人样也应该有一种气质,你觉得该有怎样的一种气质 ” (板书:气质。) 【设计意图】用层层通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展现图片,让学生对这件瓷器逐步建立兴趣,通过用“气质”一词,引出的是南宋亮器沉稳含蓄、典雅内鼓的独特气质。在课堂的一开始试图建立起学生对于南宋党器的初步印象。 (二)体验感受(预计用时10分钟) 1.教师活动:“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汉代的陶器,比较大屏幕上的瓷器,两者在颜色上有什么差别 (教师像是陶泥的土黄色泽,大屏幕上的更有“晶莹剔透”的玉质感觉。) (板书: 南宋官窑。) 2.教师活动:出示课题。 3.教师活动:深入对比北宋和南宋的瓷器釉色。 北宋:釉色厚实,给人一种凝重的气息。北宋官窑的公器,胎体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会有点胎色露出。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的一大特征。 南宋:比北宋的更薄,给人种清新的气息。 南宋官窑瓷器的胎体是深灰、灰褐、灰黄等色。胎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器从断面可看出施釉痕迹,一 层一层很清晰。釉面温润似玉,也有比较光亮的。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开有比较细碎的纹片。 4.学生活动:初步感受到了官窑特有的釉色。这几件器物,猜猜它们的用途 (实用器、 观赏器。)还可以怎样来分类 (颜色、 大小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不同的瓷器,通过造型特点判别它的用途,大胆猜想的过程中感受官密的造型特征。对于北宋、南宋瓷器釉色的对比,学生不仅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