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09376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芦笛苏少版(表格式)

日期:2025-09-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38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 cover
课题 第四单元第4课时芦笛 教学时间 第9周 教学目标 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感情。 认识附点八分音符,二四拍拍号,感受二四拍的强弱,唱准跨度大的音准。 3、体验律动和乐器的加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附点八分音符节奏,能在歌曲中正确的演唱。 用自然而又轻快跳跃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芦笛》。 2、能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大跨度音程音准,附点节奏,一音多字。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学与教的主要过程 教学调整或生成记录 组织教学导入 1.随《近卫军士兵进行曲》踏步进教室。师:孩子们,刚刚你们的踏步神气极了,真像一个个小士兵,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来体验一把。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电报) 有人给我们发来了一份电报,好像是两条类似摩斯密码。A,__._ _ _ _ _ _ __. _ _ ____B. __._ _ ___ ___ __. _ _ _一起尝试破译吧。有长有短可能代表的是音符的时值。师边拍节奏边读“你能听到里面特殊的节奏吗?”前长后段———附点最长时值———两拍a.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b.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0 0 |重点讲解:时值不够用休止代替,要短促。找到出处———波兰他们得知了你们成功破译了密码,着实厉害,还想请大家帮个忙,把波兰当地一首民歌传播到中国来。你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吗?新授初听全曲(感受情绪)有没有听到熟悉的节奏?复听全曲(思考如何组合的)Abab原来电波里的密码与音乐紧密联系呢。师读第一段歌词附点处强调。让生观察。生尝试观察二三段歌词,总结。带着弹性的声音读一读。士兵们心情不错。画画旋律线,看看哪里开心的程度更高,音高波动比较大?3.4句 学唱34谱子 慢速再到快速师生配合,师前生后。“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体验快乐。”生尝试12 “你们也来试试吧。”全曲谱子 慢速到快速加入歌词。注意一音多字,附点节奏,各乐句末位音符的区别。芦笛是什么做的?(芦苇)清脆的声音演唱。 全曲演唱加入律动第一段腿 手 腿 手响指 腿 手 腿 脚 第二段 四个方向踏步 第三段 模仿吹芦笛乐器。一组手摇铃———拍腿的节奏 响板———手的节奏 三角铁———手响指和脚的节奏一组演唱。推展。感谢信与音乐视频介绍。五,总结。踏着音乐出教室。 通过发电报,破译密码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将密码的结构特点与节奏相结合,加深学生印象。结尾处重点讲解区别,为之后的学唱铺垫。介绍波兰,通过音乐感受情绪。这首歌曲重复了三遍,有三段歌词,你们只要听出一遍的组合方式就可以啦。Abab出示歌谱(四个乐句组成)。师带生边拍边读节奏。2/4节奏学生伴奏,师跟伴奏读全曲歌词。生初步了解歌词与组合方式。之后总结歌曲内容。原来跟你们一样都是小士兵呢。用有弹性的声音随伴奏读全曲。画完旋律线,师清唱带手势,让学生感受音高。再师琴生谱,在加入歌词。师生配合,师前生后。全曲演唱。律动。第一段原地踏步,第二段四个方向踏步。第三段吹芦笛。乐器:串铃 一拍一个 响板 xx x 鼓 x0 0 后面的一拍敲鼓。 教学反思 音乐新课标、新课程提出,音乐教学要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节拍、情绪、力度等。引导学生去体会,感受,发现,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体会歌曲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歌曲《芦笛》情绪欢快活泼,结构整齐,特别是附点八分音符的频繁运用和偶句句尾的休止,增加了歌曲的跳跃感和昂扬的气势。在教学中,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表现,创造,合作,学唱歌曲《芦笛》,一节课下来,收获颇多:1.节奏训练、让学生在听辨中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