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书法教案(第9课) 教学版块(课题) 篆刻的基本要求和工具 课时 4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篆书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既学本领,又学做人。语言应用:学习和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篆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治印的材料和基本工具。审美创造:不同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感受篆刻作品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教学内容 学习和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篆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掌握治印的材料和基本工具。 教学重难点 学习和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篆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 学具准备 笔、墨、纸、砚、篆刻工具、印章作品 教学过程 利用点名册点名,将未到的学生及时做记录。一、引入课题篆刻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将书法、绘画、范铸、镌刻等冶于一炉,成为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方寸之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经营,便可产生或刚或柔,或气势磅礴,或细润秀美的艺术效果。本课,我们篆刻学习的单元。课程新授1印章的分类印章的出现大约在商代,距今大概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大量使用则始自先秦时期。按不同的标准,印章可以有好几种分类的形式。按用途、刻法、形状、材质等区分。按刻法分,可以分为朱文(阳文)和白文(阴文)两种。朱文印是将字画外的地方刻掉,印出来的字是红色的,其他部分是白色的;白文印是将字画部分刻掉,印出来的字是白色的,其他部分是红色的。2、印章的基本要求印章所使用的书体基本上都是篆书;印章的章法非常重要,须在方寸之间把要刻的内容安排得很艺术、很完美;印章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书法。它要求以刀代笔,用刀把书法的线条韵味表现出来,同时由于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有一种与书法不同的金石味。治印的材料和工具印材:印章一般选用石材,以福建寿山和浙江青田所产的石材最好,此外浙江昌化等地的石材也甚佳。刻刀:刻刀是治印最重要的工具。篆刻用的刻刀刀口是平的,一般较厚,两边开刃。刻刀有大小不同的号,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印床:为了不伤到手,也可以使用印床。印床是一种用来夹住印石的工具。中间的木条是活动的,可根据印石的大小增减。最中间的两根木条上各有一弧形小槽,是用来夹稳圆形印石的。砂纸:砂纸是用来打磨印石的,可选粗砂和细砂两种。先粗砂打磨,再细砂精磨,细砂精磨不会在印石上留下痕迹。此外,还应准备小毛笔、墨、小刷(废牙刷即可)、印泥及各种纸。知识链接:汉印欣赏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汉印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风格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印,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视。下面欣赏几种汉印。(一)“常乐苍龙曲侯”铜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2厘米。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浑厚含蓄,方圆兼备,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常乐苍龙曲侯”。此为新莽时管理常乐宫苍龙门的官员之印。(二)“楚永巷丞”铜印,印面2.1x2.1厘米,通高1.5厘米。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巷丞”四字。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此铜印为西汉时楚王国官印。(三)“柜长之印”铜印,印面2.2x2.3厘米,通高1.9厘米。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印文中“柜”系县名。此铜印为西汉时县官印。三、归整文房四宝 作 业 观察生活中的印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