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则笑话 疯子:“让所有的人都死光,就留我一个!” 旁人:“如果你自己种粮食,谁给你织布?” 疯子:“那就再留个织布的吧。” 旁人:“你会做木工吗?会打铁吗?” 疯子:“再留一个木工和一个铁匠吧。” 旁人:“你们会炼铁吗?会开矿吗?还有, 会看病吗?会制药吗?……” 疯子:“哎呀,那就全留下罢!” 看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2 3 一、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C、一个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E、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杂草 F、一个水池中的所有蝌蚪 A C G、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H、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种群概念的注意点: (1) 种群中的个体相互之间可以交配 (2)种群是生物生存、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一个种群要包括同种生物的幼年、成年、老年的所有个体 ———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5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6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1)相同环境,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不同 1、特点 (2)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也有差异 问题探讨 怎样调查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7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2、估算法: 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 (1)样方法 (2)标志重捕法 8 样方法 阅读P61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间:4min) 思考: 1、实验调查对象是什么? 2、草本植物的样方大小? 3、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 4、如何计数? 9 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计值。 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 10 (步骤:确定调查的特种 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和地段形状 随机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样方法 常用的取样方法: 11 等距取样法(狭长区域) 五点取样法(近方形区域)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12 例题(2017·全国卷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思考: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 B 第1次 第2次 种群数量 = 第一次标记个体数 × 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记数 计算公式: ——— 计算方法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求调查区域种群总数? N=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标志重捕法 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即 M∶N=m∶n 15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例.对某地段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2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发现有标记鼠10只,求该地段鼠的总量。 32/N=10/30 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1)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