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45687

浙教版九上第三章专题十六、简单机械实验探究(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1322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第三章,专题,十六,简单机械,实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十六、简单机械实验探究 一知识点 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   .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钩码均相同,杠杆质量均匀,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左端高、右端低,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小明又尝试用弹簧测力计代替B点悬挂的钩码,并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计阻力影响) (3)小刚同学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小明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 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也便于从杠杆直接测得力臂大小。 (2)调好后,根据图乙进行实验,在A点处悬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将弹簧测力计倒挂在B点处,直到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此时杠杆B点处受到的拉力应为   N。由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B点处的实际拉力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所以在弹簧测力计进行竖直向下拉的测量时,需要重新调零。 (3)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小明重新调整设计方案如图丙所示,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结果发现测出的拉力大小仍然与杠杆平衡的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    。 4.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 (2)如图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   (选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   F2(选填“<”,“=”或“>”)。 (3)乙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主要原因是:   。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小科用一块T形板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甲所示,T形板上有槽口ab和卡口cd。T形板通过槽口ab上有显示长度的刻度标尺,且通过槽口ab可以绕着杠杆的0点自由旋转并上下移动。弹簧测力计与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硬质碳素细棒MN相连,碳素细棒MN刚好卡入T形板的卡口cd,如图乙所示。 (1)利用这个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为:_____    。 (2)小科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F1与L1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L1为5cm时,F1为   N。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科同学先把杠杆的中点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