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47151

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课件 35张PPT+视频)

日期:2024-06-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9次 大小:343923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教版,科学,体温,控制,课件
    (课件网)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掌握恒温动物的定义;掌握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 式及过程;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科学思维:养成多途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 探究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的习惯,以及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体温调节表明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应热爱生命, 加强自我保护。 新知导入 体温不恒定的动物: 蝴蝶 蛇 鳄鱼 巨蜥 体温恒定的动物: 大雁 海鸥 北极熊 狼 海象 狮子 海豹 鹿 (点击图片播放) 1)在影片中,你能看到哪些动物? 2)你能根据体温是否变化,将这些动物分类吗? 蝴蝶 大雁 蛇 狼 鳄鱼 巨蜥 海象 海鸥 北极熊 狮子 海豹 鹿 新知讲解 一、恒定的体温 1、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是指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因为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恒温动物为保持体温,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在生理、形态及行为上产生不同的适应。 新知讲解 3、人是恒温动物: 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如,冬天,气温降至0℃以下时,人体内部的温度是 37℃左右;到了夏天,气温高达 40℃时, 人体内的温度还是 37℃左右。 人体的温度总是保持为37℃左 右,并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视频 变温动物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4、人体的温度不是一个恒定值: 人体的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成员 上午6点 上午10点 中午12点 下午3点 傍晚6点 晚上9点 爸爸 36.1 ℃ 36.2 ℃ 36.3 ℃ 36.4 ℃ 36.3 ℃ 36.2℃ 妈妈 36.3℃ 36.4 ℃ 36.6 ℃ 36.5 ℃ 36.5 ℃ 36.4 ℃ 小强 36.5 ℃ 36.7 ℃ 36.8 ℃ 36.8 ℃ 36.7 ℃ 36.5 ℃ 讨论交流 人类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5、人类维持恒定体温的好处: (1)保持正常体温是人体物质和能量转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2)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物质和能量转换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人体死亡。 (3)维持恒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 思考 1、测体温时,一般测量什么部位? 2、课后练习测定自己的体温: 自选测量部位,你测量的部位是 ,测得的体温是多少(填写在下表中)。 常见测量部位: 口腔、腋下、肛门、额头等。 时间 上午6时 上午10时 中午12时 下午2时 傍晚6时 晚上9时 体温 新知讲解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无论处于什么环境中,想办法使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恒温动物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注意: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散热等于产热,人体的体温会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若体温维持高温不变时,产热和散热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思考讨论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人体在安静 和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或组织分别 是什么? 2、你用扇形图来表示表中人体安静、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 安静时:主要是内脏器官产热; 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 安静时 运动时 新知讲解 2、人体的产热: 人体产热的主要途径多条,如基础代谢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交感神经兴奋产热等。 产热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状态,以维持体温稳定。 安静时主要以内脏器官的运动产热为主,体内热量是人体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时产生的,因此代谢水平高时人体产热量也大,反之则产热量小。 人体在运动时骨骼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