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5038

上海市吴淞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日期:2024-06-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9389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海市,吴淞,中学,2014届,高三上,三上
  • cover
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 考生注意: 1.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交答题卡。 2.综合分析题做在试卷上,交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天上星,亮晶晶;一闪一闪放光明……”一首儿歌传唱几十年,引发了人们对宇宙无限的退想和憧憬。 1.儿歌中的“天上星”主要指的天体是 A.金星 B.行星 C.恒星 D.卫星 2.人类观察到的星空世界里天体系统的级数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二)下列所示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 3.该河流可能所在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江淮地区 4.图中反映了该河流 8 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来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原因是 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②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退耕还沼,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三)在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卧佛头北脚南,头部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巴、螺髻清晰可见。每年国庆节前后,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如右图)。 5.游客观看“卧佛含丹”景观的最佳方位是 A.该山的西南 B.该山的东南 C.该山的西北 D.该山的东北21世纪教育网 6.下列另一时段,也可以观赏到“卧佛含丹”景观的是 A.我国植树节前后 B.五一劳动节 C.我国教师节前后 D.元旦前后 (四)下图显示2012年12月8日某时段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状况。(沿L线为冷锋) 7.关于此时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郑州的气压高于北京 B.武汉的气压低于上海 C.华北平原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D.渤海海域气压普遍低于长江下游地区 8.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郑州即将出现阴雨 B.南昌即将转晴 C.上海正出现雨雪 D.武汉即将出现降温 (五)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列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 项目 地区21世纪教育网 垦殖指数(%)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亚洲 14.7 17.5 0.31 0.14 欧洲 31.3 28.8 0.38 0.27 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 非洲 5.8 6.3 0.87 0.27 大洋洲 2.0 6.0 1.21 1.84 世界 9.7 11.0 0. 51 0.26 9.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其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10.表中所示2000年与1950年相比的结果是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六)下图显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度上的变化状况。 11.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总量移动幅度最大,说明能源生产东西差异减小最慢 B.GDP重心继续缓慢向东移动 C.三个指标的重心都在向偏西移动 D.1987~1991年期间,三个指标重心最为接近,说明我国东、西部已无差距 12.从总体趋势来看,在东西方向上,能源消费重心走势趋向于GDP重心,以下有关能源消费与GDP增长趋同的原因正确的是 A.我国GDP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 B.我国GDP高的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C.我国能源供需地区不平衡的状况已基本解决 D.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七)下列①②③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