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59511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1张PPT+教学设计+练习)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74080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课,夏商周,更替,课件,21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1.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2.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预习教材,试用表格方式制作一张夏、商、西周历史大事年表,内容包括重要年代、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三项。 【学习任务一】根据所学知识,将夏朝建立的相关表格填写完整。 朝代名称 夏朝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地位 【学习任务二】为什么说夏朝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 【学习任务三】根据所学知识,将商朝建立的相关表格填写完整。 朝代名称 商朝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学习任务四】根据所学知识,将西周建立的相关表格填写完整。 朝代名称 西周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学习任务五】理解西周分封制。 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西周分封制分封的依据、对象以及内容是什么? 3.西周分封制中,诸侯的义务是什么? 4.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5.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画出思维导图。 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1.历史上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舜继尧位 B.禹继舜位 C.启继禹位 D.桀继禹位 2.小张去参观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二里头遗址,在参观中他不可能见到( ) A.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B.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 C.成套的青铜酒器和精美铜牌 D.有关武王伐纣的遗迹 3.商汤灭夏后,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不包括( ) A.国君商汤很有才干 B.任用贤臣 C.关心百姓,发展生产 D.迁都到殷 4.公元前1046年,发生了牧野之战,在这次战役中( ) A.夏启打败伯益 B.商汤打败夏桀 C.周武王打败商纣王 D.犬戎打败周幽王 5.《左传》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赐平民、奴隶。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6.西周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国君统治时期( ) A.周幽王 B.周文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C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里头遗址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不可能出现武王伐纣的遗迹,D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商朝建立之初,由于商汤励精图治,商朝很快强大起来,A、B、C三项均与商汤有关。迁都到殷的是盘庚,不是商朝初期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D项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纣王大败,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C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赐平民、奴隶”可知,周天子向宗亲赐土地和人口,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厉王逃亡,C项正确。 ( 1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 教学目标 ) 1.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2.阅读教材《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