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69231

1.1地球地球仪 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1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17302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地球,地球仪,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初步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自学导航 要求:自学教材P2--5内容,读图1.1和1.2,完成《优化》“快乐预习”部分 。(7分钟)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几个 阶段 。 3、哪些实例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4、如何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5、初步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猜想 天圆地方 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 证明地球是球体? 海边看船时,先看见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一)海边看船 (二)月食照片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三)登高望远 在低处视线并不开阔,而在高处没有其他物体阻挡可以看得更远。地球是球体,所以登高可以望远。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地球的大小 海洋 陆地 山地高原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指出地球仪 各部位的名称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的主体 地球仪的底座 北极 南极 纬线 经线 地轴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球体(实践) 球体(证实) “天圆地方”(臆想) 球形(推理)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科学探索的精神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构成和作用 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21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地球和地球仪 小结   1.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 麦哲伦 当堂检测  2.能够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卫星照片        D.自转周期为1天 B 大小 运动 形状 当堂检测   3.毛泽东主席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  )   A.地球的平均半径     B.地球的赤道半径   C.地球的极半径      D.地球的赤道周长   D 4万千米 当堂检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