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73526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6-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183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欧姆,定律,北师大,测量,PPT,29张
  • cover
(课件网) 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复习 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 使电阻器中通过电流,并测出电流值和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应用欧姆定律求出Rx的值。 一、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1、测量原理: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未知电阻R、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位置。 断开 电阻最大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保护电路; 4、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P移到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示数,填入表格一; (3)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并求出R的平均值。 实验次数 U/ V I/A R/Ω R 平均值/Ω 1 1 0.2 5 4.9 2 2 0.42 4.8 3 3 0.6 5 表格一 上述测量电阻的方法通常叫作“伏安法” 根据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应该是一条_____线,为什么? 直 因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思考: 交流与讨论:   与其它实验小组的同学交换待测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并比较测量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测量结果不同,请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并提出改进方案。  按电路图连完电路,确认无误后闭  合开关发现: 1. 电流表读数为 0,而电压表几乎   满偏。 实验中你有没有出现过这样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想一想,议一议 原因:连接电阻的支路出现断 路了。 方法:接线要牢。 2. 电压表或电流表指针反偏。 3. 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都不变。 想一想,议一议 原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 反了。 方法: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 进,负接线柱流出。 原因:滑动变阻器接成导线或 定值电阻了。 方法:应一上、一下接。 根据这个公式,要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应 使电流通过灯泡,同时测出电流值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值,应用欧姆定律就能算出灯泡的电阻值了。这种方 法叫做伏安法。 用什么仪器测量?? 用什么仪器测量?? 1、实验原理: 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2、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和导线若干等。 3、画出实验电路图: 4、实验步骤: 注意: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且在实验前要将滑片P移动至阻值 ,选择合适 ,电压表、电流表 接线柱要接正确。 最大 量程 正、负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从尽可能小的电流逐步调至小灯泡正常发光。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灯泡标注的电压最大值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实验次序 U/V I/A R/Ω 灯泡亮度 1 不亮 2 灯丝暗红 3 微弱发光 4 正常发光 实验数据和现象: 1、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度是否在变化。请用手摸一摸,感受灯泡的温度变化。 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温度会升高! 灯泡越亮,温度越高,灯丝的电阻越大! 3、有同学将记录表中四次测量的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样做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分析论证 交流评估: 问题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什么位置? 问题2:若小灯泡断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会如何变化? 问题3:若其他地方断路,则电压表和电流表会如何变化? 问题4:若小灯泡短路,则电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