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82946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单元东北风《小拜年》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9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五
  • cover
东北风《小拜年》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和欣赏《小拜年》能够对东北民歌,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体验东北民歌和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喜欢东北二人转,激发其积极地参与了解东北地区音乐文化的活动中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视听欣赏及秧歌动作学习以及演唱极具东北韵味强调的歌曲来感受、体验二人转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了解东北二人转的发展、表现手法及唱腔特点等知识,并能辨别其手法及特点。 3、知识与技能:地道有味的演唱《小拜年》,能够用歌声表现出歌曲的热情,欢快情绪和多用衬词滑音的音乐特点,带有东北秧歌的动感,适合配合歌曲进行各个动作表演活动。曲调有趣动听,音域适中,容易上口,体验东北二人转的风格特点。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看,初三学生自我意识强,要想让学生动起来,老师要先自己动起来,想让学生跟着放松投入到音乐课的活动中来,教师需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着兴趣学习。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增加师生双向沟通,从而提高音乐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理念 (一)巧妙创设相应情境,感受音乐之美 课堂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学生步入音乐圣殿的重要平台,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创设生动,和谐,愉快的学习情境,既能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又能有效养成学习这的个性思维 在教《小拜年》时,首先运用教师的个人展示演绎,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手绢花的舞动中,反复聆听,演唱,表演,比较,探究东北二人转的风格特点,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短短的几分钟,很多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以二人转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老师示范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东北二人转曲艺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二)趣味体验音乐元素,鼓励音乐创造 在本节课中,东北二人转的风格明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如:开场进入时的自发手绢活动,有指导性的二人转手绢花绝活尝试,更加专业化的秧歌动作及层层深入最后自发展现的二人转形式。 融合“说唱扮舞绝”综合性艺术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体验音乐,是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通过本节课对东北二人转的介绍更加让学生领会懂得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四.教材分析 东北二人转反映出了东北地区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是东北地区的文化符号。二人转中的小帽儿是一种民歌小调,它短小精悍,曲调朗朗上口,东北二人转唱词语言与东北方言和东北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粗犷豪放、通俗形象、生动而又幽默的东北方言是二人转唱词语言的重要精髓,这大大凸显了二人转艺术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浓厚的东北地域性以及东北人民的淳朴性。通常在二人转开场前以加演的方式出现,是二人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人转小帽《小拜年》是小帽的经典代表作,也是二人转演员演出最多的传统曲目之一。 小帽《小拜年》最开始的唱词虽只有 13 句,但在几代优秀二人转演员的演绎下,它的唱词内容得到了丰富,唱词已接近了百句,其舞蹈也逐渐规范。改革开放后二人转再次得到发展,全曲以秧歌(舞蹈)为主,边唱边跳,表现出一对青年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